发酵,本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,通常是指菌株在适宜的温度、湿度等环境中,通过生物酶的作用,在营养母体中繁衍、进化,并产生新物质、新物种的过程。学者们通过对组织中知识活动过程,即知识的获取、创新、传播、利用等环节与生物学中的发酵过程进行类比,发现二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,于是将“知识发酵”定义为:在特定的条件下(包括先进的知识工具、场所、设施和有利的制度、文化等组织环境),某种创意在协调者的组织下,在知识母体中消化、适应、转化、演进、创新,并融合、活化为组织的“行动知识”(Knowledge in Action)的过程。
知识发酵理论产生的背景
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对象,对知识的获取、生产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。有关知识管理的学术探讨层出不穷,尽管其应用在企业界已小有成就,多种知识管理模型也应运而生,但仍有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圆满的解释。如:“知识演化”模型中的每一个“变异”是如何产生的,“知识链”模型与知识进化过程之间有何联系,如何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,等等。因此,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来揭示知识转换的特征、条件和影响因素,以对各类组织的知识管理实践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。为此,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和金生教授等任结合仿生学原理,提出了“知识发酵”理论并构建了“知识发酵”模型。
“知识发酵”模型的要素
(1)知识菌株———战略,即组织中产生的新主张或发展战略。知识菌株是知识发酵的触发器,决定了知识发酵的方式和发酵产物,对知识发酵的方向和目标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。
(2)知识母体———知识营养体,即全体专家(知识工人)的知识背景和组织内外的知识资源(显性或隐性知识)。知识母体为知识发酵过程提供丰富均衡的知识营养,决定新知识产物能否产生以及产生的种类与层次如何。
(3)知识酶———组织协同,即组织的控制者,具体表现为组织中知识主管(Chief Knowledge Officer,CKO)的计划、组织、指挥、协调和控制职能。知识酶是知识发酵必*催化剂,可大大提高知识增长的速率,降低组织学习的成本。
(4)知识工具———即信息技术(如信息与网络技术、专家系统、知识仓库、知识地图等)和财力、物力等物质条件,为知识发酵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。
(5)知识发酵吧———即组织进行学习的场合,它既可以是物质空间,也可以是虚拟的超物质空间(组织机制)和精神空间(共享的经验、观念和理想等),或是这三者的组合。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转化,学术界普遍认同知识转化有四种类型,即社会化(socialization)(隐性知识→隐性知识)、外在化(externalization)(隐性知识→显性知识)、组合化(com bination)(显性知识一显性知识)、内在化(internalization)(显性知识→隐性知识),统称为知识转化的SECI过程。“知识发酵”理论认为,知识发酵吧可作为SECI过程的基础,并且每一种转化都有对应的知识发酵吧(分别称之为创意吧、规范化发酵吧、系统化发酵吧、演练与验证吧)和知识发酵要素。
(6)知识环境———组织所处的内、外环境,包括体制环境、企业文化、人文环境及“共享、联盟”机制等。外部环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菌株的类型,而且对知识母体、知识酶和知识工具的内容、形式和状态也产生重要的影响。组织内部的学习环境、知识管理的制度和规则等是知识发酵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,优化了知识发酵的进程。
(7)知识源———组织可以利用的内外知识源泉。
(8)技术源———组织可以利用的获取和处理知识的工具,特别是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。
(9)更新知识———知识发酵的产物,是组织通过学习产生的新知识、新主张,更新的工作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新方案等。